HiFi 退烧之路 篇四:海贝 Hiby The New R6
由于飞傲 FiiO M11 Pro 入手后某人爱不释手,最终被抢走,加之 Hiby 新品 R6 又在双十一期间首发,出于好奇又入手了一台,12 期免息,价位和 M11 Pro 基本一致,下文也主要以和 M11 Pro 的比较为主。
看定价就知道,Hiby 的新 R6 是和 FiiO M11 Pro 在同档位竞争的,新 R6 采用了高通骁龙 660 主控,2 颗 ES9038Q2M DAC 芯片,支持 DSD512 硬解以及 16 倍 MQA 展开,4 颗 OPA1612 运放芯片加上 2 颗 SSM6332 耳放芯片组成的全平衡架构,机身内置 4G 内存和 64GB 存储空间,支持单张 TF 卡拓展至 2TB。
新 R6 的每一项配置都比 M11 Pro 高那么一丢丢,价位基本和 M11 Pro 看齐,可见现在便携 HiFi 播放器的市场竞争是多么激烈。
新 R6 的包装还是逼格满满的,并提供了黑色和银色两种外框配色,黑色的一体感比较强,银色外框则比较时尚。
随机配了 Type-A to C 的转接线和 Type-C to RAC 的同轴线,线材用料和做工也是挺讲究的。
新 R6 直接采用了自家旗舰 R8 的铝合金拉丝外框设计,前后双玻璃,也是目前便携播放器的主流外观配置了。银色款搭配的是银色编码器拨盘,而黑色款采用的金色的编码器拨盘,比较起来还是黑色的质感更好一些。235g 的重量也没有 R6 Pro 那么赘手。
外壳做工上新 R6 的质感是明显不如 M11 Pro 的,包括拉丝的细腻程度和拿在手上的触感,都是 M11 Pro 略胜一筹。
正面的屏占比上新 R6 也是不如 M11 Pro,但在业界已经算是不错水平。
输出接口上新 R6 搭配两个 4.4 平衡 PO/LO 接口,两个 3.5 单端 PO/LO 接口,还有一个多用途 Type-C,支持充电、传输数据、同轴输出等功能。比较遗憾的是比起 M11 Pro 缺少了 2.5 平衡输出接口,在线缆的选择上略显掣肘。
新 R6 搭载的 Android 9.0 操作系统,说实话,对于我这种不安装任何流媒体播放 APP 仅仅作为播放器来用的人,操作系统版本并不是很重要。Hiby 使用原生的抽屉式展现方式,反倒没有 M11 Pro 直接把 APP 都放在桌面来得方便。
非常不专业的主观试听环节,Hiby 新 R6 得益于稍强的硬件配置,在超高品质音频解码和回放上面相比 M11 Pro 更有优势,解析力和音场都有所提升,但并不能拉开差距。
调音方面相比 M11 Pro 的平平无奇,新 R6 相对比较讨好耳朵,中低频更有质感,密度也更好,人声也略近,第一听感比较抓耳朵。
估计是新 R6 平衡接口的推力较大,底噪控制得没有 M11 Pro 好,特别是越高码率的音频越是如此,对于高阻抗耳机比较友好,相对的低阻高灵敏的耳机就必须降低增益和调小音量了。
在操作系统和播放器方面,个人感受是 M11 Pro 完胜新 R6:
- M11 Pro 的屏幕下拉菜单集成了诸如增益、滤波方式等各种开关的切换按钮,并提供了纯音模式隔绝其他操作的干扰,而新 R6 需要操作这些开关则必须进入系统设置的二级菜单,对于经常需要更换不同耳机的我来说非常不方便。
- 前文提到的新 R6 的桌面呈现模式沿用了原生安卓的抽屉式菜单,在国内用户手中确实很不适应。
- FiiO 播放器比起 Hiby 播放器也是碾压式的存在,操作逻辑清晰便捷,几乎没有 Bug,而 Hiby 播放器的逻辑比较混乱。举个例子,同一个专辑里面如有多张 CD,Hiby 会分成多个专辑显示,FiiO 则不会,专辑多起来后滚动页面会变得非常的长,不便于检索。CUE 的支持也不太完善,FiiO 播放器里可以识别出 ANSI 编码的日文和韩文,而 Hiby 播放器则需要改成 UTF-8,这种工作量是要累死人的。还有就是每当拷贝新歌曲进入机器,FiiO 只需要扫描新增部分就可以添加新歌曲信息,而 Hiby 则每次都需要完全扫描,否则扫描完后媒体库里只剩下当次扫描的歌曲,在我看来也是非常脑残的设定。
- 通过 Hiby Link 由手机操控播放器,经常会无故失联,必须手动重启手机端和播放器端的 Hiby 播放器才能重新连接,有时候还需要重启机器,稳定性不佳,走在街上时需要把机器从包包拿出来这样操作一通,非常尴尬。
总体来说,新 R6 和 M11 Pro 两台播放器是在同一档位上的,很难说谁更有优势。相比之下新 R6 的回放质量略优而使用体验上 M11 Pro 完胜,虽说新 R6 使用上的问题都不是什么致命问题,习惯之后还是可以克服,但作为用户来说还是很不爽的,希望 Hiby 可以正视这些问题,后续的更新上能够补足这方面的短板。